xinxin

我不是女汉子,我要接受现实,我是一张纸,女纸

“坏学生”与“好学生”

       堂弟今年17岁,本来应该是读高中的年纪,但因为上初中时不好好听课还总跟老师闹矛盾,就被送去读体校。由于叔叔婶婶对他疏于管教,他在学校里学会了吸烟喝酒上网吧,梳着前卫的发型,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,有时还会因为一些小事跟叔叔吵架,变成了大家眼中的“坏学生”。随着堂弟的性情越来越乖戾,一家人开始认识到对他缺乏管教的严重性,叔叔婶婶开始反省自己这些年来陪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,甚至缺席了他最需要父母陪伴的青春期,于是决心弥补。叔叔放下手头工作陪堂弟去游泳、打球,婶婶定期去体校看他,一家人经常一块出去游玩。此外,爷爷奶奶也会跟他讲花钱不要大手大脚的,爸妈赚钱不容易之类的话。慢慢地,堂弟变了,开始学会体谅别人,今年秋天叔叔过生日,堂弟用打工攒的钱给叔叔买了一部手机,让一家人欣喜不已。原来,“坏学生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可教导。

       表妹受家庭氛围影响,从小喜欢读书,从杨红樱的儿童读物到鲁迅的时弊文章,从三毛的纪实游记到郭敬明的玄幻小说,她小小年纪竟比我读的都要多。爱看书的孩子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差,特别是作诗写文章,满纸的好文采,参赛、发表也是常事,这样的“好学生”理所当然得到老师的青睐,可自从今年读高中后,表妹经常跟父母闹别扭,姑姑姑父因为女儿不能体谅自己而苦恼不堪。我同表妹聊天,听她倾诉,得知她学习压力很大,总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存在很深的代沟,父母不了解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情,自己又没有耐心同父母沟通,彼此的好意得不到回应。

      事实上,应试教育营造的升学压力才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的最大障碍,以表妹为例,学校规定早上六点半之前必须到教室开始晨读,晚上十点下晚自习,平均每天有十一个小时的时间在教室中度过。在这种压力下,“好学生”和“坏学生”都背负着师长严厉的鞭策、父母殷切的叮嘱以及自己无奈的坚持,只不过“坏学生”在中途放弃了,而“好学生”坚持了下来。也许可以很确定的说“好学生”将来对社会的贡献会很大,但却不能否定“坏学生”将来对这个社会的价值。

       学生并没有好坏之分,有好坏之分的是教育。教育的关键在父母,而父母却把它压在了学校身上,孔子强调“因材施教”,而学校的教育却在“因教辨才”,这一连串的教育错位导致了可悲又可惜的结果——用统一的标准批量生产“人才”。《卡尔·威特的教育》中说:“即使是普通的孩子,只要教育得法,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。”老卡尔倡导尊重孩子的天性,用兴趣发掘孩子的潜能,用爱和陪伴塑造孩子,使体质羸弱又有些智障的小卡尔成长为身体健康且14岁获得博士学位、23岁在哈雷任专职教授、享誉一生的人。不得不说,用心的父母更能培养出栋梁之才。

      不要为你的孩子贴上“坏学生”的标签,这个不光彩的标签显示的不只是孩子的顽劣,更是父母的教育无方,试着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孩子,学习老卡尔的方法去爱去陪伴,用一言一行去引导孩子,发现他的兴趣所在并尝试开发他的潜能,也许他就可以成为下一个小卡尔。

 

 

评论

热度(2)